
“感謝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求真火調工作室工作人員不辭辛勞,一次次上門為我們調查清楚了起火原因,挽回經濟損失。”9月5日,永州市藍山縣塔峰鎮兩位群眾將一面印有“英勇無畏守護平安 尋根究底智破疑案”的錦旗專程送到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對支隊火災調查員踐行“人民至上”的群眾路線,秉著公平公正、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2023年12月2日凌晨3點39分,藍山縣塔峰西路202號住宅突發火災,樓上7人被困,藍山縣消防救援大隊接警后,立即出動趕赴現場處置,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火災發生后,大隊火災調查員同步進駐火場開展火災調查工作。起火建筑是一棟典型的磚混結構經營性自建房,東西兩戶共用中間過道及樓梯,共5層。燒得最嚴重的地方是1樓過道,兩側門店與過道相連的墻面局部燒毀,建筑2樓及以上只有煙熏痕跡。
通過對現場的初步勘驗及對知情人、當事人等相關人員的詢問調查,展現給火災調查員的現場撲朔迷離。“現場除了消防員破拆的痕跡還有許多碎裂點,可燃物很少、引火源也屈指可數,附近的兩個監控故障,一個沒有存檔視頻,一個畫面損壞,還沒有目擊證人,縣公安局刑偵大隊也沒有找到有價值的線索,大家都認為此次火災排除人為因素,可能是普通電氣線路故障導致。”大隊火災調查員劉軍說。
房東也認為是過道電氣線路短路引發火災,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已經和一樓2家門面租賃戶簽訂賠償協議。但火災調查員鄭卓異說:“起火原因的認定必須要由證據來說話!”
為盡早找出真相,藍山縣消防救援大隊申請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求真火調工作室的專家介入指導,隨即支隊成立“12.02”火災區域協作火場實訓火災調查小組,多次深入火災現場勘驗,經過半個月的奮戰,終于發現前期被認定為吸頂燈掉落造成的瓷磚碎裂痕跡與吸頂燈數量不相符,有3處痕跡疑似突然高溫所致,并結合前期發現的火勢與現場可燃物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人為縱火的可能性愈發凸顯。
后經視頻分析專家對損壞的視頻進行修復,并進行分幀處理,發現一道可疑的身影,公安機關隨即展開走訪調查,找到了嫌疑人及證據,案件終于水落石出。
“火災調查結論要作為火災事故處理依據,往往關系著當事人、地方監管人員的事故責任判定,只有我們把每個火災調查案件都辦成‘鐵案’,才能經得起群眾和歷史的檢驗。”在火災調查員陳明深看來,火災調查是服務保障群眾利益的形象窗口,及時準確查清火災原因、還原事實真相,就是為民服務。
近年來,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不斷在火災調查方面下功夫。2020年初,支隊成立“求真火調創新工作室”, 通過搭建學習、交流和研究的場所,以火災事故原因調查為載體,從服務防滅火主業實際出發,通過火災事故調查工作的扎實開展,查明事故背后的原因,為火災防控工作提供指引。
為提升火調技術實戰化效能,支隊投入270萬元建成案例研討、調查詢問等功能區和三維建模、VR虛擬現實火災調查訓練、視頻分析等多個配套系統,并配備有火場勘驗、物證提取等相關技術裝備50余件套,為火災調查提供基本保障。同時,以推廣“開放型”人才培養模式,完善階梯型人才體系為導向,廣泛吸納全市熱愛火調、有技術專長的同志加入火調隊伍,為支隊儲備火災調查人才。積極與相關科研院所、高等學校、鑒定機構、有關單位開展交流合作,聘請相關行業領域專家擔任火調技術顧問。與公安刑偵、國家電網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定期組織交流研討和工作會商,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提升工作室業務能力水平。
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先后對2020年零陵區柳子街“10·29”房屋火災,2021冷水灘區“1·22”金地一巷宿舍樓火災,2022年道縣“1·19”火災,2023年江永縣“4·5”火災、藍山“12·2”涉嫌放火案等調查處理。其中,2023年江永縣“4·5”火災獲評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優秀案例二等獎。工作室成員發表論文6篇,獲得軟件著作權1項。
求真火調工作室在紛繁復雜的火災背后,撥開迷霧,還原火災真相,分析致災因素、吸取事故教訓,為火災防控工作提供明確指引,為維護永州經濟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突出作用。
責編:熊泊宇
來源: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